第671节

  到那个时候大宋给不给他们帮助?
  毕竟你成立联合国,那势必要在主旨上追求和平、正义、公平、平定、包容、进步等积极向上的发展原则。
  即便是美国干坏事也总是打着一个正义的旗号才能行动,不然会被国际社会指责。
  所以届时你如果不给这些联合国成员提供帮助,那么这些国家就会对大宋渐渐失望,跌落的也是大宋的权威,因此现阶段搞联合国,必然百害而无一利。
  “这样啊。”
  赵祯有些失望道:“朕还想着如果能成立联合国,囊括全世界所有国家,以大宋为主导的话,势必能让大宋成为全球领导者。”
  赵骏笑道:“没办法,想是这么想,但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做不到,除非咱们国家的水平已经发展到后世二战后的美苏级别,不然没有无敌的国力,那就做不到无敌的事情。”
  “确实是如此,知院也常说这个世界就是谁拳头大谁说话就有道理。咱们现在的确拳头最大,可以目前的国力,确实还做不到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
  “是啊官家,还是应该先发展自身为主。如果我们的舰队能在全世界航行,我们的军队能出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那么世界的主导依旧是我们,要不要这个联合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知院曾经说过,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政治是经济的延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现在也只能做大宋自己的上层建筑,想要跨越全世界,还是为时太晚。”
  富弼、韩琦、文彦博三人纷纷说道。
  赵骏眼睛一亮道:“不错,宽夫说得对,现在努力搞好大宋的经济,让大宋在经济、教育、科技、军事上全面领先于全世界,才能做到政治目的的达成。”
  赵祯点点头道:“嗯,那看来还是朕想得太多,联合国的事情,看来朕是不指望了。可惜啊。”
  他叹道:“朕也好想有一天,大宋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个梦想不会太遥远,现在也能当嘛。”
  赵骏笑了起来。
  “哦?”
  赵祯诧异道:“现在怎么当?”
  “虽然不能搞联合国,但我们依旧有我们的老本行。”
  赵骏微微一笑道:“宗藩关系,才是现阶段最好的体系。如此也能加深大宋与全世界的往来,这一次万国来朝,带了那么多礼物,到时候还能谈更多的贸易,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第499章 一只只肥羊
  宗藩关系,在赵骏眼里,才是最牢固的关系。
  届时大宋为宗主国。
  整个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都应该成为大宋的藩国。
  至于印度半岛、欧洲、中东、非洲,实在是太过遥远,不需要实质控制,只要有大宋的影响力就行。
  阿拔斯王朝不就向大宋正式朝贡了吗?
  在大宋的官方宣传当中,那自然是把阿拔斯王朝纳入到了自己藩国体系之内。
  以此为突破口,就可以邀请其余西方国家成为大宋的藩国。
  哪怕只是名义上。
  到时候即便大宋无法干预西方,却也能通过宗主国的身份,以及对外输出工业的能力,对西方施加影响力。
  如此一来,大宋经过十余年的经营发展,在东方,拳打辽国,脚踢西夏,在武力上控制了东方绝大多数国家,形成一家独大的现状。
  包括整个东亚地区,日本、高丽、越南、大理等周边国家进行实际控制。将来再灭了辽国,就能够彻底掌控东亚局面。
  在东南亚方面,驻军马六甲海峡,往南积极探索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等地,加深对泰国、缅甸等地的影响,对东南亚实行间接控制。
  在西方又利用自身的工业和手工制造业优势,大力对外输出丝绸、茶叶、瓷器、衣物、货币、纸张、铅笔等等手工制造品或者工业品,换取大量原材料。
  最后再通过名义上的宗主国身份以及实际上的经济主导地位,形成对现在欧洲、中东、非洲等地的远程遥控。
  再加上目前大宋每年都在派遣船只前往美洲,向美洲移民人口,逐步对美洲实施控制。
  这样下来,可以说整个世界,绝大多数区域都将受到了大宋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宗藩关系,未来数十年,大宋将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完成了对全世界,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与掌握。
  这就是为什么说现阶段的方式更适合宗藩关系,而不是后世的联合国的原因。
  赵祯显然认可了赵骏的战略谋划。
  于是在这样的策略当中,大宋朝廷将以这次庆典活动为契机,将全球国家一网打尽。
  庆历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上午各国使节团主要成员受到大宋皇帝陛下赵祯的邀请,在长庆宫举行宴会之后,中午大家就回到了馆舍。
  然后不出所料的是,回到馆舍之后,除了极少部分国家以外,大部分国家的使者们果然都几乎同步地又离开馆舍。
  包括早上才抵达的西方使节团。
  留下来的部分基本上都是越朝、大理、高丽、日本、辽朝等国,出去的基本上都是东南亚、印度半岛和西方国家。
  因为东亚各国差不多都被大宋给控制或者影响,在军火以及贸易需求上要么已经与大宋谈过,要么主权都捏在大宋手里,根本没有资格谈。
  所以他们来就真是纯粹参加活动庆典。
  而东南亚、印度半岛、中东、北非、欧洲这些国家就不同。
  他们一是对大宋认知太少,需要迅速进行全面了解。
  二是在了解了大宋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后,又要和大宋谈生意。
  比如军火买卖,工业体系,教育文化等等,自然会非常忙碌。
  事实上从十二月二十日到年底之前这段庆典开始的空窗期,本来就是给他们用来了解与谈事情。
  只是大部分国家使者还是比较务实,中午过后就开始了工作。
  便在这种情况下。
  才刚过晌午,神圣罗马帝国的使者弗里德里希·奥托伯爵在翻译以及陪同官员的带领下,走出了使馆。
  此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法兰克尼亚王朝最强大的君主亨利三世,在亨利三世的手中,皇权竟罕见地大过了教权。
  他多次废立教皇,并且随意任免主教,又调停和征服了境内诸多桀骜不驯的王国、公国,使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权在他手中达到了极致。
  但同样的,也让罗马帝国皇帝与教皇的冲突加剧,历史上亨利三世去世后,接替他的亨利四世由于是幼儿皇帝继位,很快就再次受到了教皇的报复。
  新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宣布废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皇位,并且号召诸侯国一起讨伐亨利四世。
  在这种情况下,亨利四世被迫冒着风雪前往教皇所在地请罪。
  这一历史行为被称为卡诺莎之辱。
  由此可见当时罗马帝国与教皇之间的冲突有多严重。
  而在此时,亨利三世还是保持着对教皇的压制,双方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已经相当尖锐。
  奥托伯爵是洛林公爵弗里德里希·洛林的弟弟,由于上一任洛林公爵戈策洛一世无子,被亨利三世指派了自己的亲信为公爵。
  所以奥托实际上就是作为亨利三世的亲信过来了解一下如今东方帝国的强盛。
  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亨利三世十分担忧未来教皇利用他的影响力,煽动诸侯国叛乱,将从罗马皇帝的位置上赶下去。
  因而他必须要了解东方帝国为什么强盛,也必须要把东方帝国强盛的秘密带回罗马,以此让罗马帝国再次伟大,压制日益膨胀的教皇以及其余诸侯国。
  为此。
  奥托被委以重任,到了地方后,自然要马上开展工作。
  在经过多次与陪同官员沟通之后,他终于获得了参观工厂、学校、靶场等地的资格。
  下午时分,礼部的这名官员就带着包括奥托在内的十余名东罗马帝国的使节团官员抵达了汴梁的一处钢铁厂。
  这其实是赵骏早就授权过的事情。
  只是官员肯定需要假装为难一番,不能显得那么直接。
  否则让西方人看到了,还以为卖给他们的是什么不值钱的落后技术。
  当然。
  落后技术肯定是落后技术。
  毕竟如今大宋的基本工业已经出现过升级,包括钢铁技术、武器技术、工业体系标准都掌握在他们手里。
  原来那些落后的产业和技术完全可以打包卖出去,从西方换取大量的资源回来。
  并且橡胶目前也掌握在大宋手中。
  西方还没有对美洲开拓,这就意味着目前只有东方有成型的橡胶种植和原材料产能。
  而科学迅速发展除了战争以外,还有竞争。
  一战二战和美苏冷战,让人类出现了爆发性的科技增长。
  所以如果西方也要搞工业革命的话,那对于东方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首先是加剧西方战争,同时加剧与西方的竞争,增强自身科技发展。
  其次是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把落后的工业产能甩出去,到时候买工业技术要花钱,专利费用要花钱,买各种原材料也要花钱。
  再加上其余茶叶、丝绸、瓷器、军火、弹药、钢铁等等,赵骏都不敢想象未来几十年大宋能从西方赚多少。
  而大宋要做的就是保证在整体科技上全面领先西方世界。
  这一点赵骏并不担心。
  因为目前大宋已经完成了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了教育体系的支持,未来势必会涌现大量的工科人才。
  加上大宋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会成为各个国家所有留学生的向往之地,因此估计在以后的百年之内,科技全面领先于全球是迟早的事情。
  还有美洲、整个东亚、东南亚乃至于西方的资源都会源源不断的涌向大宋,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宋将来出现科技落后,那才叫怪事。    一行人穿过繁华热闹的街市,奥托也终于明白,相比于早上的时候,中午的大宋才是真正的大宋。
  那人山人海,人们摩肩擦踵,宽阔的街道水泄不通的场景,令他毕生难忘。
  明明只有不到三公里的距离,他们却坐马车坐了一个多时辰,硬是到了下午未时末,也就是接近三点钟的时候,才总算是抵达了目的地。
  “伯爵,请看,这就是我们的钢铁厂,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源源不断的钢水从里面出来,让我们拥有了大量的钢铁。”
  陪同的礼部官员带着奥托到了炎热的钢铁厂,钢铁厂人很多,来来往往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厂房高处能够看到下面又有一炉钢水出来,浇灌在模具上开始冷却。
  由于没有空调,很多工人热得够呛,即便今年下半年,物理学院通过电力驱动,制造了大型电风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