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李隆基哑口,不敢再说。
  这时,刘备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道。你们大唐国祚二百八十余年,已经是在座诸多国朝中,国祚时间最长的了。”
  李渊连忙摆手:“第一可不敢当,大汉不是国祚四百余年吗。”
  刘秀:“这事还不是怪王莽。”
  王莽怒怼:“嘿!我不篡汉,你还没机会当皇帝呢。”
  刘秀:“咋滴,你还挺骄傲呗。”
  王莽:“哪里哪里,在下不仅篡汉还篡秦,国祚想超三百年,得问我答不答应。”
  说罢,王莽撒腿就跑,已经感觉到秦始皇的眼神了。
  秦始皇笑着轻哼一声,摇了摇头,表示你很皮。
  随即看向李渊:“知足而乐吧。但朕答应你们,若朱温真会来此,不管他是明是昏。亡国之恨,还是会让你们发泄一二的。”
  听罢,李渊等人拱手:“多谢始皇。”
  “仲谋,李晔交给你安排了。”
  “诺。”
  ...
  大唐危矣,众人也不再出城,静静等待下一个新皇的到来。
  转眼四天后。
  一声龙吟响彻在围城上空。
  此时篮球场上,秦始皇已经跃起,投出了篮球。
  噗~
  三分球入网。
  秦始皇一笑,抬头看向天空。
  就见上写:
  唐朝第二十一任皇帝:唐哀帝李柷(公元892年——908年)
  柷:chu(用于人名读chu,用于乐器读zhu)
  秦始皇很意外:“居然还有。”
  此时就见,李渊等众多大唐皇帝们纷纷朝李柷而去。
  是一个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郎,李柷一见这架势,被吓得不轻。
  下意识连忙后退,结果脚一空,从圆柱上摔了下来。
  李晔冲在最前,连忙搀扶起了李柷:“慌什么,我是你父皇。”
  李柷也改了名字,但相貌没多大变化,毕竟才长大了四岁而已。
  李晔已经认出,这是自已的第九子,初名李祚。
  李柷惶恐与震惊:“父..父皇?”
  李晔与之简单解释一番,听罢之后的李柷,立马红了眼眶。
  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父皇,大唐亡了!”
  听罢,即使众人早有预料,但心还是咯噔了一下。
  李晔:“是朱温干的吗。”
  李柷点头:“朱温逼我禅让,改国号为‘梁’。封我为济阴王,次年又毒杀于我。”
  旁白哥:
  李柷,李晔的第九子。
  朱温弑杀李晔后,为了更好的掌控朝政,拥立了当时十三岁的李柷为帝。
  李柷已经被朱温吓破了胆,连年号都不敢改,沿用了老爹的年号。
  而讽刺的是,当时的年号为:天佑。
  天佑,天佑,上天却偏偏没有护佑大唐。李柷成为了唐朝最后一任皇帝。
  李柷处处被朱温钳制,还得陪着笑将已经是梁王的朱温,进封‘魏王’。
  听到这,曹操乐了。
  “朱温此人怎么这么像我,又是挟天子,又是封魏王。”
  刘备摇头:“又是一个曹贼啊。”
  公元905年,朱温发动白马之变,将朝中依旧效忠大唐的三十多人尽数杀死,扔进黄河。
  至此,再无人敢阻拦朱温,唐廷成了朱温的一言堂。
  公元907年,李柷被迫禅让朱温,后被毒杀。
  大唐,一个带着浓厚传奇色彩,创造了绝鼎盛世与无比荣耀的国朝,至此灭亡。
  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听罢之后,就连秦始皇也是有些惋惜。
  “惜哉,痛哉。大唐开创的盛世是前所未有的,加之国祚时间也长。想必在千年后世,一定有很多关于大唐的传说吧。”
  说着,秦始皇看向了王莽。
  王莽点头:“大唐在后世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尤其是诞生了如李白、杜甫这样千古未有的诗人。”
  刘备:“没错,前些天李隆基给我念诵了蜀道难,听得我都快哭了。”
  曹操:“人家蜀道难又不是写给你的,你哭个什么劲。”
  “你不懂。”
  “我懂,触景生情嘛。”
  “那你还说。”
  “就要说。”
  这时,李渊走到了李柷的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孩子,大唐始于我,终于你。你也无须愧疚,此乃天意。往后在皇帝城好好生活,不用再提心吊胆。你会慢慢发现,这里比前世有意思多了。”
  李柷一愣:“先祖,这里真的这么好吗,有好多东西我都不认识。”
  李渊刚想开口,李恒和李湛跑了上前。
  “不认识不要紧,我带你认识。走,先祖带你去踢球。”
  李柷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二人拽着朝足球场而去了。
  李渊摇头,这几个小兔崽子。
  刘邦笑道:“叔德啊,寡人最能明白你此刻的感受,寡人也是一步步看着大汉亡国的。那滋味确实不好受,但仔细想想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人都死了,还管那么多作甚。”
  李渊拱手:“谢高祖开导。”
  刘邦点了点头,随即看向秦始皇。
  “政哥,这些天就不出城了吧,等朱温来。”
  秦始皇点头:“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