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刘恒:“这个我得算一下。”
  王莽:“公元1271年,元朝正式建国。”
  刘恒:“好的。”
  成吉思汗:“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公元是什么,第二,十万杖刑..应该打不完就死了吧。”
  随即,王莽与之解释。
  听罢之后,二人点头,也有点见怪不怪了。这里确实很难理解。
  这时,赵匡胤随之问道:“忽必烈,我有个后世子孙,名叫赵显。他现在人怎么样了。”
  忽必烈:“我送他去吐蕃,学习梵文了。”
  赵匡胤:“意思是出家了?”
  忽必烈点头:“嗯,我没杀他。”
  赵匡胤:“不管怎么说,多谢了。”
  忽必烈:“其实我杀的人不多,多是善待。”
  说回忽必烈。
  忽必烈虽然没有进行深度汉化改革,但也是少数能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
  在位期间,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注重农桑,倡办学校,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忽必烈还是个长寿皇帝,直到公元1294年,病逝。
  终年八十岁。
  听罢之后,秦始皇心里咯噔一下:卧了个槽...你怎么不早说。
  不光秦始皇,刘彻、刘秀等人也皆是一愣。
  但箭已发,赌已下。
  为时已晚,众人不免有些担忧起来,皆是看向了王莽。
  王莽立马抬头看屋顶,吹口哨。
  ...
  众人并不打算出城。
  这段时间正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慢慢熟悉围城情况的时间。
  转眼十几日过后。
  一声龙吟响彻,新皇到来。
  就见天空上写:
  元朝第二任皇帝: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公元1265年——1307年)
  忽必烈:“是我孙儿来了。”
  一刻钟后。
  ‘咸阳宫’内。
  叙述姐:
  叙述姐:“不要再在姐面前逼逼赖赖,三人轮流说,看不出来吗。那两个臭屌丝,姐看不上。”
  孛儿只斤·铁穆耳,忽必烈的孙子。
  太子本是忽必烈的嫡长子:真金。
  真金因为禅让之事(大臣劝年老的忽必烈赶紧禅让太子),导致抑郁,后病逝。
  太子死了,皇位就给了太子的儿子:铁穆耳。
  公元1294年,忽必烈退出历史舞台,铁穆耳登基。
  即位后的铁穆耳,开始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
  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名义上成为其它汗国的宗主,四大汗国一致承认元朝皇帝是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中统钞迅速贬值。
  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人大臣,朝政日渐衰败。
  公元1307年,铁穆耳病逝,终年四十二岁。
  听罢之后,殿内人面面相觑。
  李世民:“果然啊,只会打天下不会治天下。”
  成吉思汗:“区区百年而已,撑!我大蒙古也会撑到那个时候。”
  刘彻:“打住,注意一下。我们赌的是从元朝开始,可不是从蒙古建国开始。”
  成吉思汗看向忽必烈:“你好端端的,干嘛改国号啊。”
  忽必烈:“入乡随俗嘛..而且最关键的是,大蒙古四分五裂,已经不是原本的大蒙古国了。我当然要重建一个能确立中原正统的国号。”
  成吉思汗轻叹口气:“这么大的疆土,说分裂就分裂了。”
  忽必烈:“祖父无虑,我们大元依旧是版图最大的。”
  秦始皇淡淡一笑:“来的大元皇帝朕很满意,功过相抵,次等房。”
  成吉思汗:“......”
  孙亮随即走出:“跟我来吧。”
  铁穆耳:“去哪。”
  “给你安排房间。”
  ...
  半个小时后。
  秦始皇下令出城。
  出城两队。
  一队队长:秦始皇。
  队员:胡亥、王莽、曹操、司马绍、赵匡胤、铁木真、黑狼。
  二队队长:刘邦。
  队员:刘彻、刘秀、刘备、刘裕、耶律阿保机、忽必烈、黑豹。
  每队七人,+两犬。
  这次出城主要就是带新人和带新犬。
  铁木真和忽必烈二人选择的武器皆是一柄五百龙珠的蒙古弯刀,再又都配上了一支普通木弓。
  随即,城门大开。
  入眼,东、北城门皆是一片林中之地,并没什么差别。
  众人随即出了城门。
  走了好一会,不见有什么动静。
  赵匡胤看向铁木真:“老铁,你戎马一生,又有如此辉煌的战绩。想必一定武艺不俗吧。”
  铁木真一愣:“你叫我啥。”
  “老铁啊,王莽说的,他还说什么感谢你送的火箭啥的。”
  铁木真看向王莽。
  王莽尴尬一笑:“哈哈哈..没啥没啥,来了这里就得有绰号知道不,这样才能更快的融入进来。”
  铁木真:“那你先告诉我,这绰号是贬义还是褒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