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御史越发恼怒:“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岂容你当街逞凶。朝廷处决犯人,自有斩监候、绞监候诸多法律,哪有顺天府自行处决的道理?陛下,臣弹劾蓝路骄纵,当年身为县令,擅离职守,可见是个目无王法的。”
蓝路双脚发痒,很需要在这御史的尊臀上大踹一脚。
赵煦心说御史其实说得对,蓝路做得对:“蓝路此举,确实缺少章程。来人,赐他金刀一把,见妖怪,要杀要赦,都有府尹做主。”
没有走程序怎么办?朕给你现场改程序,以后做事可要符合程序哦。
蓝路泪流满面的叩拜谢恩。
赵煦拎起另一本联名奏本:“至于晋王乃是我的亲兄弟,齐王兄为大明天下浴血奋战,偶尔留宿宫中,与朕彻夜畅谈国家大事。不由尔等鼓唇摇舌,徒增猜疑。”
御史:“…晋王自入宫之后就没出来过。即便是留宿宫中,也不应该住在养心殿内,常伴皇帝。”
刘嵩才回来上班,算是从龙之功,平步青云,直接从襄阳王府的西席教授,一跃做了礼部右侍郎——目前礼部就这一个侍郎顶用,上无尚书,礼部左侍郎没有,员外郎、主事一应缺乏:“此乃帝王家事,陛下和晋王兄弟情深,岂容你多说废话?”
赵煦把脸一沉,以前不好明着骂他,就等御史骂完了人亲自安抚两句,现在不然。一想到燕云十六州,想到偌大一个国家,就觉得心里软软的:“我兄弟为大明江山(为了朕)九死一生,亲赴险难,为了匡扶社稷(给朕)披荆斩棘,在皇城内起事,杀到普渡慈航面前,群臣为妖怪所惑,只有朕的兄弟识破妖瘴,面斥大罪。奈何魔焰滔天,英雄功败垂成,受了两年的折磨方才解脱出来。朕每思想他受的酷刑折磨,便觉锥心刺骨,在养心殿内多住几日算什么,这皇位都是他送给朕的。
拟旨,晋王加九锡以彰功德,冕十旒,乘金车,驾六马,出入用天子銮仪,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前后宫苑任他来去。敢言晋王心怀不臣者,定斩不饶。”这也就是我的傻弟弟,换别人就是要谋反,换别人有他这样的本事也一定会谋反。
群臣愕然,面面相觑,不敢答应,也不敢请他收回旨意,虽然这算是谋反套餐了,但晋王肯定没想也没能力谋反。
要说晋王加上这些恐怕将来有别样心思——诊脉的名医都说他气血筋骨无不损伤,心、脾、胃、肾都有亏损。
要说晋王的功业配不上这样的礼节,他打输了被人救出来也不算匡扶社稷啊——陛下年轻又正是热血上头,现在劝说了怕是往火上浇油。庭杖虽然能凸显气节,但为了这种事被罢官,不算忠贞之臣。
要说陛下是昏君——给最先示警、被诬告下狱、九死一生可能还无法生育的兄弟厚赐也算是论功行赏。
刘嵩直接跪了:“陛下,臣着实为难。”
赵煦突然想起来这人一直在自己身边,可能识破了襄阳王和晋王的关系没那么好。不动声色的问:“嗯,刘卿有什么为难之处?”
刘嵩泪流满面的拜倒在地:“陛下,当今紧要之事是陛下的登基大典啊!祭祀宗庙、天地、社稷的四场大典,仪仗荒废、人手不全。待到陛下登基之后,还要晋王该封秦王、先太子改封晋王、萧峰封齐王、先太子纳妃四件大典。
现在在选址修造陵寝,到时候陵寝落成,操办先帝、先帝皇后、妃嫔的扶灵发丧。
待到先帝的丧礼过后,陛下又要开恩科选士。
这桩桩件件,臣无能,实在是分身乏术,应付不能。臣昨日去看过南边的天坛、北边的地坛、西边社稷坛,东边的太庙,都已残破荒废,荒草丛生。”
赵煦仔细想想,这工作量确实是非常大,单一件事都能给礼部累个半死,可见我们现在不需要御史:“朕以礼乐孝悌治天下,御史台除了左都御史之外,其他人先调到礼部任职,嗯,让杨无病担任御史,他虽粗狂,却会检查盘点。”
然后就揪着自己目前只凑够三分之一的文武群臣,一起去午门城楼上,赏玩妖怪人头。现在皇帝銮驾的质量堪忧,有些朽坏,目前只用黄罗伞盖徒步出门。
开始给群臣上价值观:“君王正心修德,严以律己,焉能招来这许多妖魔?”
“小民使性而为,尚有破家之险,何况君王?”
“礼乐治国,则民得安乐。孝悌治国,则少有所养,老有所安。”
群臣们眼神交互,感觉咱们这位年轻的陛下在阴阳怪气先帝。毕竟依照礼制宦官不能领兵,更不能不应该奉先帝御驾亲征。至于孝悌嘛,嘿嘿,景泰帝似乎是死于先帝之手。
但以礼(规章制度)治国就别提了,看看他对蓝路这样的偏爱,还有方才说晋王那些话!天耶!先帝朝时还定晋王是阴谋篡位呢!怕不是现在陛下年轻气盛,等再过十几年,晋王气焰日骄,陛下年岁渐长,怕不是要翻出当年旧事来,不知又要有多少人陪葬。
杨无病被召过来时都懵了,他本来想当个县令或者千户就已经要爽死,看起来有机会位列高官啊!赶紧把昨天背的书往外一倒:“陛下,臣闻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