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秦桧有点怀疑,但相信官家足够犹豫不定,就算暂时性的偏向主战,也很容易劝回来。“慌什么!官家动摇过几次,那一次不是被我们劝回头。”
他很快就被召入宫。
林玄礼装模作样的皱着眉头:“岳飞…他现在的兵力如何?”
秦桧道:“启禀官家,岳家军内22名统制、252名将官,管理十二军。岳飞手握踏白军、游奕军和背嵬军三支骑兵。不仅如此,王贵任中军统制,张宪任前军统制,这二人是岳飞的副手,可主持岳家军全军的事务;徐庆、牛皋和董先三人最为善战,各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林玄礼:好耶!你要是顺手改朝换代就更好了,反正此时皇帝不是我。
升任‘白夫人’的阿朱:好耶。这次所有人都会好好的!
秦桧见官家的神色喜忧参半,忧心忡忡的低声禀报:“太行山区和河北、河东,黄河对岸这些失陷的地带,都有当地豪强、流寇聚集,少则数百,多则数钱,如宋江方腊故事,这些人假冒大宋名义反抗金国。岳飞和这些人关系匪浅,臣打听得这些流寇假称忠义,实则和岳家军一样,只知有岳飞,不知有皇帝。”
林玄礼:朕觉得没有人给岳飞玩黄袍加身的小游戏,朕个人是真的很遗憾的。“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又如何?”
秦桧煽阴风点鬼火,应用大量资料来表示韩家军、张家军、刘家军加在一起未必能打得过岳飞,而他们的道德水准也更接近普通人,不像岳飞那样——人品过硬,所图甚大。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伏望皇帝陛下,益坚邻国之欢盟,深思社稷之大计。
林玄礼:这么傻逼的造谣谁会信啊,哦,有一个人会信。
现在距离第四次反攻还有点时间,足够把整个朝廷打扫一遍,再应对外敌。
“召御史中丞何铸。”何铸这个人,林玄礼穿越过来之前刚考中进士,年轻,品德高尚,品性刚直,并不是秦桧一党,而且一直以来的立场反对主和。
冷胜火在门口站着,眼珠不住的乱滚,似乎很是两难。借故溜走片刻,很快又回来。
林玄礼掏出一封秘奏,真的很秘,他刚刚亲自拿纸笔,趁人不备写的:“朕收到这封秘奏。有人和朕说,秦桧勾结金国,意欲卖国。你怎么看?”
何铸愣了,他觉得不至于:“秦相公一向以陛下之命马首是瞻。况且秦相公已然位极人臣,即便卖国,于他而言又有什么好处?难道金朝还能让他当丞相?”
林玄礼感到十分失望。
冷胜火直接跳出来,扑到门槛外叩头:“官家恕臣君前失仪,臣有本奏,臣要弹劾秦桧等人里通外国!”
林玄礼大喜,往他袖子处一瞧,看抽出来奏本的袖子空了,另一个袖子里在伏地时隐约还有一个奏本。好小子,你做了两手准备,不坚定啊:“呈上来。”
十六日,冷胜火就任监察御史,逮捕罗汝楫。
同时皇帝下诏,把秦桧一党的其他人,王次翁、沈该、魏良臣各自升迁,其中最活跃的直接外任成为一方经略使,秦桧新收下的党羽万俟禼,为之求官,也即刻应允了。
频繁的人事调动,大头上是秦桧的儿子和死党被提拔进政事堂、枢密院,小的调动则是把内侍和主战派官员塞进京城内外的殿前兵马司、皇城司、禁军的副职中。
秦桧一直都梦想让儿子接替相位,想不到真的快要成功了,参知政事也很棒。
十八日,冷胜火成功获得罗汝楫口供,供称秦桧和金国达成约定,只要麻痹皇帝推动议和,将来金国吞并大宋之后,封秦桧为宋王,如王莽、曹操故事。
画押是一个鲜血淋漓的签名,显然不用细问那个俘虏的情况如何。
林玄礼大喜:“这厮还挺有逻辑。酷吏确实好用!”
阿朱:“怪恐怖的,官家要常用酷吏吗?”
“杀人的刀,等吧该杀的人都杀了,自然就应该收回鞘内。”林玄礼慢悠悠的:“只有他能做得到,不是我说,要是让岳飞来审秦桧,我怕秦桧回老家寿终正寝。”
阿朱:“…”不如直接打死。
先给冷胜火加官进爵!要做出一个宠臣的样来!
重点是岳飞的回信到了《陛下!臣可以!》
林玄礼:《很好!朕就知道你靠得住。带着背嵬军来京城一趟,明面上朕要检阅,实际上朕需要确保能顺利抓捕秦桧》
秦桧大概率没有能力谋反,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又诏令枢密院,明旨让岳飞携背嵬军暂时脱离驻地,来京城检阅。
这是合情合理的邀请,政事堂和枢密院都是秦桧说的算,他正觉得背嵬军那样精锐,那样雄壮矫健,把整个禁军都比下去的战斗力,适合给陛下上上危机感。
二十二日,岳飞接到秘旨后又接到明旨。
和亲信短暂的商讨之后,纷纷对未来充满期望。要抓主和派的丞相,那不就是要坚定的收复失地了?
因为调动的是骑兵,行动速度非常快,二十九日晚就在杭州城外整装待命。
三十日,官家带着文物百官,在京城外检阅背嵬军,以及禁军中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