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人们不相信他的论述,被批判为不切实际的狂想者,这不可能是一体铸造的,更不相信数百年前的明朝,或是现在的世界上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铸造这一尊雕塑。
探险家就想和他的同行一样,像是带走大熊猫或是其他美丽的古董文物那样,拿走这尊雕塑。
很可惜他所有的努力全都失败了,只有黑白相机拍下的无数照片和录像,和闻讯赶来想要推翻骗局的人留下更多的记录。
……
一转眼到了几十年后,科学家们,物理和材料学都对这尊明代雕塑进行了很多勘测。
一开始的猜测是一总古代高强度合金,但最后的测量结果是:一种纯粹的金属,世界上最稀少的金属,具有最高的硬度和重量,极高的熔点,非常稳定,历经五百多年无氧化痕迹。世界上的总存储量约九百吨。其中七吨制成这尊等身雕塑。测量身高接近于一米九。
专家:“这是明武帝为了纪念自己的复国功臣、结拜兄弟铸造的雕塑吗?不,即使到了现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制作出这样一尊雕像。专家组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没发现任何相关记载。”
材料学家:“这个嘛……人类对科学还有很多未知之处……”
人们很难相信这是古代能够制造出的雕塑,古代压根就没发觉这种金属,冶炼达不到所需温度,也没有道理铸造如此完美的雕塑,更没有能力打磨铸造缝,
甚至在雕塑成型的四百多年内,世界各地都没有任何应用此金属的古董物品出现。
垂垂老矣的探险家:“这不科学!”
第288章 倩女世界后日谈(中)
元君祠正殿左侧供奉着一尊护国靖难忠义荡魔神武真人, 就是古今中外都在热议的金属塑像。
人们至今不理解这雕刻不了、熔炼不化的塑像究竟是怎样的工艺。
地里的人参,年老的动物,古董和古老的雕塑都会成精。人们常说某处的庙宇灵验, 同为一尊神的塑像难道有高下之分?只不过是受了许多香火, 年深日久有了灵应。
这尊神像受了多年香火,早在多年前就生出了一丝意识, 隐隐约约的知道正神是是怎样人,前来祭拜的人虽然各有所求,官员祝告、赞誉时候,都夸萧真人重义轻生, 爱国爱民, 世上英雄好汉之楷模。
塑像相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日后也是这样的人, 永远不会变。
中间的王元君娘娘管家宅平安,据说能免去水火之灾。右边塑造的俊俏美少年, 有据可查是晋王雕塑, 现在重塑的雕塑白白胖胖,求子很灵。(林玄礼:?)
至于左边的萧真人,百姓们都说他能保平安,起誓时总要他做个见证, 在神像面前说的都是忠孝节义。出了元君祠之后都说是神仙有灵有应,只保佑忠臣孝子,管叫坏人倒大霉。
但塑像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有能力又有缘分的时候可以顺势而为,也有他想救却救不了的人, 也有更有山河破碎、各种贼寇将百姓杀的尸横遍野,而无能为力暗自痛心无能为力的时候。
他——虽然金属没有性别但外形是男的, 所有信徒都说他是伟岸男子,而塑像并不知道性别之间除了发型和胡子还有什么差异。他是萧峰,可也不是。
现在他的香火凋零,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拜这尊神,就连庙祝也已经消失不见。塑像安安静静的坐在哪里,数百年不变的模样,犹记得信徒们从牙牙学语被爹妈抱在怀里,到后来长的身强力壮,或是盟誓结拜,或是奋发孤勇,立志去杀人。到老了摇摇晃晃,悲悲喜喜,各不相同。
从来金乌玉兔最无情。
几百年来香客们的衣裳多种多样,变化极大,现在只有一个深蓝色短衣打扮的小伙,朴素整洁,每天爬上爬下的打扫灰尘。每天拿一个白纸本,一只铅笔,一只钢笔,到处描绘花样,有时候坐在院子里看书。
塑像就静静的看着他笔下画出那些栩栩如生的纹样,也看到自己的脸,不同角度的,很大的一张张画,原来在香客的视角里……我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文物管理局的小伙摘了两只野花插在小瓷瓶里,专心绘画,仰头看了看:“明代的塑像工艺这么厉害的吗,我都觉得有人在看着我。”
他又描画了一会,眼看日影西斜,准备出去买两个包子吃,也是一个人呆的太久了,忍不住问:“你看过这么多事,青史留名,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给你添加封号。你又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过什么呢?你有什么自我价值?”
塑像被问愣了,多年来只有恳求、许愿,他和龙王庙不一样,不降雨抽打龙王乃至于把塑像拖出去游街是常有的事,但许愿不灵没人来打神像,拖也拖不动。
隐约还记得以前有些身上带着龙气的人前来拈香,把天下太平的事随口一推——根本办不到,少年登科的举子来求平步青云——这个也没能力办到,也有许多男女带着少年壮志,拜了三拜,一去不复返,他也不知道这些人的凌云壮志结果如何。
只记得有两次大火之后,自己沐浴着日月之光,晨霜浓雾,眼前一片开阔,不像这样终日枯坐。